染紙為流沙箋加工染紙技法,源於唐朝後失傳,傳至日本稱為墨流染,傳至西方稱為大理石紋染,

我國於林試所王國財老師找回此技法,因學員年齡和推廣墨條之傳統文化,故刪去其中膠的使用改為酒精暫時替代。

製作時也可看出磨墨後的墨汁顆粒大小和小墨團在水中發墨的程度以及墨條製作關鍵膠的存在,

使一開始不用酒精就有流沙箋的型態 (短暫出現,隨著時間膠溶於水,水化為均勻墨黑色)、

每張流沙箋皆為獨特紋路,具象徵紀念意涵。此外提供十二錠墨條其炭煙料來源不同,造就流沙箋黑與灰之間有不同的色調,

有的帶茶色屬溫暖色系、有的帶藍光屬冷色系、有的黑色死沉炭顆粒偏大,以此培養學員對於色彩敏感度。

P1110097.JPG

P1110094.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手作
    全站熱搜

    Have Fun DI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